五日觀妓
唐代:萬楚
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鬥麗華。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艷,醉舞雙眸斂鬢斜。
誰道五絲能續命,卻令今日死君家。
譯文
乍一看她,好像是在越溪浣紗的美女西施,又宛如碧玉,媲美美人麗華。
那深翠色的黛眉,使萱草相形失色;那火紅的裙裾,讓五月的石榴花嫉妒。
她善唱新歌,甜潤的歌喉,美妙的旋律,令人艷羨不已;她醉而起舞,雙眸含情,雲鬢微亂,嬌媚之態令人心動神搖。
誰說那端午節避邪的五色絲線能救人性命,現在我的魂魄已被這位樂伎勾走,今日怕是要死在主人家裡了!
註釋
五日:即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妓:樂伎。
西施:春秋時越過絕色美女。謾(man)道:空說或莫說的意思。浣(huan):洗。春紗:生絲織成的薄紗。
碧玉:南朝宋汝南王寵愛的美妾,出身微賤,南朝民歌《碧玉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說。這裡用以借指樂伎。麗華:美人名。古代名叫「麗華」的美人有兩個,一個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皇后陰麗華,另一個是張麗華,南朝陳後主的妃子。一說麗華即「華麗」之意。
黛:青黑色的顏料,古代女子用以畫眉。奪將(jiāng):從……奪得。萱(xuān)草:俗稱金針菜、黃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古人以為種植此草,可以使人忘憂,因亦稱「忘憂草」。
紅裙:紅色裙子,亦指美女。妒殺:讓……嫉妒而死。
艷:即艷羨。
雙眸(mou):兩顆眼珠。斂:收束,這裡指攏發的動作。
五絲:即五色絲,又叫「五色縷」「長命縷」「續命縷」。端午時人們以彩色絲線纏在手臂上,用以辟兵、辟鬼,延年益壽。
君家:設宴的主人家。
賞析
唐詩中,固多深刻反映社會現實的不朽篇章,然也不乏寫上層士大夫宴飲、贈妓之作。這類作品,一般思想性不高,在藝術上卻偶爾有可取之處。萬楚的《五日觀妓》,可以說就是這樣的一篇詩作。
此詩首先寫樂伎的美妙動人。「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鬥麗華」,一落筆便別有風情。在越溪邊浣紗的西施,是古來公認的美女。詩人剛剛提到西施,又用「謾道」二字將她撇過一邊。這樣,既觸發起了以美人比美人的聯想,又順勢轉到了眼前這位美女的身上。但仍不直說而故作迂曲。詩人讓西施、碧玉、麗華三個美女一路上迤邐行來,借傳統形象比擬所要描寫的對象,省卻了許多筆墨,卻使描寫對像輕易地步入了美人的行列之中。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兩句採用了一種十分獨特的誇張而兼擬人的表現方法。上句用了表示動作的「奪將」,下句用了表示情感的「妒殺」,從而分別賦予眉黛、萱草、紅裙、榴花以生命,極盡對眉黛、紅裙渲染之能事。萱草和石榴都是詩人眼前景物。況端午時節,萱草正綠,榴花正紅,又都切合所寫時令。隨手拈來,為美人寫照,既見巧思,又極自然。
寫罷形貌之後,又接寫歌舞:「新歌一曲令人艷,醉舞雙眸斂鬢斜。」寫出觀賞者對樂伎的艷羨,並點出「雙眸」,更使樂伎形象光彩照人,充分渲染了其勾魂攝魄的力量。
以上四句對樂伎的描繪,從對形貌的靜態描繪開始,進而在動態中加以刻畫,寫她的歌舞。一靜一動,由形及神,展示了樂伎的色藝俱佳。
最後詩人深情激動地說:「誰道五絲能續命,卻知今日死君家。」「死君家」與「彩絲線」密切關合,奇巧而自然,充分見出詩人動情之深。
此詩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穠艷流麗,光彩照人,是以詩寫人的成功之作。特別「眉黛」二句表現手法獨特,富有藝術個性,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相關內容: 萬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