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干支紀年法?為什麼干支紀年法一輪迴是六十年?

什麼是干支紀年法?為什麼干支紀年法一輪迴是六十年?

什麼是干支紀年法?為什麼干支紀年法一輪迴是六十年?

歷史小知識

什麼是干支紀年法?為什麼干支紀年法一輪迴是六十年?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干支紀年法很多人一定都知道,這是古人創造的用來紀年的一種方法,天干與地支相對應,一個一個就組成了干支紀年法中的年份。但是,很多人並不清楚天干和地支是如何對應的,如果用數學的方法去計算,那麼應該一甲子是120年才對,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60年,為何會少了一半?古人用的干支紀年法究竟是如何計算的?那六十年去哪了?

中國的干支紀年方式,已經持續了幾千年了,相比於其他的紀年方式,干支紀年法,從甲子開始輪迴60年,再次回到甲子年,週而復始,不會出現任何的差錯,可見我國古人的智慧。

這是因為天干地支紀年法,是根據星象而定的,相比於陽曆、陰曆的紀年,更加的準確。可是你有沒有發現,在天干地支紀年中,卻從來沒有"甲丑年"、"乙寅年"等,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一、天干地支的屬性

首先得從天干地支的屬性說起,中國的文化講究陰陽,所以天干地支,同樣也是按照陰陽區劃分的。天干中有"甲、丙、戊、庚、壬"屬"陽",剩下的"乙、丁、己、辛、癸"屬陰。同樣的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屬"陽",剩餘的"丑、卯、巳、未、酉、亥"全部屬"陰"。這就是天干地支的陰陽劃分,瞭解了這些,再去介紹天干地支紀年,就更加清楚了。

二、天干地支紀年法

天干地支紀年法的原則就是"陽對陽,陰配陰",就是說用天干的"陽"和地支的"陽"配合,再用天干的"陰"和地支的"陰"像配合,最終形成了這種天干地支的紀年方法。比如天干的屬陽的"丙",和地支屬陽的"辰",組成了丙辰年。但是由天干的屬陽的"丙",和地支屬陰的"丑",組成的丙丑年,就是不存在的。

如果各位有疑問的話,可以任意按照陰陽去組合,看下能不能組合成"甲丑年"、"丙卯年"、"戊亥年"了。

擴展閱讀

干支紀年法是中國曆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周,週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表」。干支紀年以每年立春換換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符號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符號叫地支。

干支紀年可對歷史時間上推下推、順推逆推,以致無窮。但也確有人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一個開闢天地的起點。干支紀年傳說出自黃帝時代。實際是萌芽於西漢初,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以後。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紀年。其實,是歲星紀年,採用歲陽歲陰結合以紀年。歲陽: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歲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如「太初元年,歲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歲星是顆真實的天體所以用歲星所在紀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繞天一周,所以歲星約85年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劉歆提出)。此時,干支紀年也有使用,在顓頊歷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歷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歷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由此知,西漢時期的干支紀年存在與太歲紀年轉換的一些混亂。

到東漢時,歷學者沒用超辰法。所以太歲紀年和干支紀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樣。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從此干支紀年固定下來,並一直延續至今未再混亂。因此,東漢人以此用干支與歲星紀年對應進行了了前推,以至於有了我們現在的歷史年表。

相關內容: 干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小知識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