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的生母吳賢妃,最後結局是什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著往下看吧~
都知道明宣宗朱瞻基就兩個兒子,而且兩個兒子都當過皇帝,這在明朝歷史上相當特殊。朱瞻基登基前,沒有人為他生下兒子,只有嫡妻胡善祥(時為皇太孫妃)生了兩個女兒,孫氏(時為皇太孫嬪)為她生了一個女兒。
直到宣德二年,已是貴妃的孫氏為朱瞻基生下長子朱祁鎮,這也讓孫貴妃有了當皇后的想法。第二年,一個姓吳的女子,為朱瞻基生下次子朱祁鈺,此女子也因此被封為賢妃。
這個吳氏較為神秘,要不是她為朱瞻基生了個兒子,且這個兒子後來還做了皇帝,恐怕史書上都不會有她的痕跡。然而即便如此,後世也容易忽略她。比如之前的一部《大明風華》,就完全將吳賢妃這個人給抹掉了,這一點後面還會提到,我們先來說說她的身世。
據吳賢妃的墓誌銘記載:
「妃姓吳氏,世為鎮江府丹徒縣人。父不詳,母神氏。妃生而婉靜,以永樂十年八月二日,選召掖庭,時年十六。得侍宣宗章皇帝於青宮。」
這裡沒有明說吳賢妃是以什麼身份進宮的,對此就出現兩種說法。其一是《明史》中說,吳賢妃是朱瞻基當太子時的侍女,有幸被朱瞻基臨幸生下了朱祁鈺。其二是《罪惟錄》中說,吳賢妃曾是漢王朱高煦府上宮人,朱高煦被擒後,漢王府中的女眷便全部充入後宮為奴,而吳氏幸運被朱瞻基看中。
按照一般的情況來看,《明史》中的說法很容易讓人接受,畢竟這種現象很常見。就拿明朝來說,後來的明孝宗朱祐樘,其生母紀氏就是被明軍俘入掖庭,有一次明憲宗朱見深經過寵幸了她,後者因此懷孕生下朱祐樘。還有明神宗朱翊鈞的生母李氏,也是宮人身份被明穆宗朱載忌寵幸,才生下朱翊鈞後母憑子貴。
但奇怪的是,吳賢妃是一直被朱瞻基藏在宮外的,即便她生下朱祁鈺,朱瞻基也沒有馬上將她接進宮。可上面所說的紀氏和李氏,不管她們受不受寵,至少都在宮中待著的。如果吳賢妃當初真的是朱瞻基侍女,那麼朱瞻基為何將其安排在宮外呢,況且她還生下皇子?要知道朱瞻基當時三十而立,可膝下就只有朱祁鎮這麼一個長子,誰要是能為其生一個兒子,那可是大功一件啊。
因此在筆者看來,吳賢妃曾是漢王府中宮人的說法,似乎更值得推敲。漢王朱高煦是明仁宗朱高熾的同母弟,朱瞻基的親叔叔,可朱高煦素有野心,屢次想圖謀造反。朱瞻基得知其野心,最終將朱高煦抓獲並處死。如果吳賢妃是他府中的人,那麼就是戴罪之身,這樣的身份朱瞻基才將其藏在宮外,也就不奇怪了。
在《大明風華》中,完全將吳賢妃這個人物抹去,朱祁鈺的親媽變成了皇后胡善祥。而劇中也透露,胡善祥與朱高煦之間不清不楚,所以可以斷定,劇中的胡善祥是集歷史上胡皇后與吳賢妃於一身的人設。雖說被吐糟得相當嚴重,但其實也可以看出,該劇也暗示了朱祁鈺生母與朱高煦有關聯,至少也是讀過書的。
言歸正傳,吳賢妃雖然為朱瞻基生了個兒子,但一來不是長子,二來她也不是朱瞻基最喜歡的人,所以朱瞻基並未將母子倆接進宮,只是安排人照顧。而就在朱祁鈺出生的這一年,朱瞻基還在忙著另一件大事,就是廢了皇后胡善祥,改立他寵愛的孫貴妃為後,同時冊立長子朱祁鎮為皇太子。
宮中這一系列變化,都與吳賢妃母子倆沒有絲毫關係,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但不知道的是,最後等到的是被名正言順接進宮,還是母子倆一輩子就在宮外過了。
這一等就是將近七年的光景,宣德十年,朱瞻基駕崩。臨終前,朱瞻基想到吳賢妃母子,覺得自己很對不起他們,便派人將二人接進宮,正式承認了母子倆的身份。同時,朱瞻基懇請母親張太后善待他們。
後來,張太后按照兒子的遺願,將朱祁鈺封為郕王,還專門為其修建了王府。對於吳賢妃母子來說,這漫長的等待,總算有了一個好的結果。如果就這樣下去,母子倆一生平靜度過也是極好的,可誰也沒想到,命運卻和他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虜。國不可一日無君,朱祁鎮只有朱祁鈺這麼一個兄弟,在當時緊張的局勢下,大家不得不選擇擁立朱祁鈺登基。其實朱祁鈺一開始也不想答應,畢竟現在坐上皇位很尷尬,他也不願捲入這些政治事件中。只是為了國家,他不得不站出來。
就這樣,朱祁鈺成了皇帝,朱祁鎮被尊為太上皇,吳賢妃搖身一變,得以與朱祁鎮的生母孫氏並尊為皇太后。其實能夠得到朱瞻基的承認,吳氏已經心滿意足了,所以她進宮後,一直小心謹慎,不敢做錯事。她是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當上皇太后。
朱祁鈺登基後,皇位越坐越穩,朱祁鎮回來後,也被他幽禁起來,吳氏這個太后自然也是當得十分舒心。可好景不長,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人發動奪門政變,助朱祁鎮成功復位,吳氏母子的處境,一下從天堂掉到地獄。
此時朱祁鈺早已病入膏肓,所以兒子是指望不上了,沒多久,朱祁鎮就將其廢為郕王,吳氏降為「宣廟賢妃」。接下來狂風暴雨不斷來襲,先是朱祁鈺病逝,接著被他重用的大臣一一遭到清算,就連朱祁鈺已去世的杭皇后,都被搗毀了陵墓,足見朱祁鎮對弟弟的恨意之深。那麼吳氏最終結局如何呢?
此時吳氏的內心必定是絕望的,白髮人送黑髮人,就連兒子的喪禮她也不能做主,還要親眼見證朱祁鎮清算與其相關的一切。但她什麼都不能做,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後宮默默等死,朱祁鎮不會殺她,卻也不會善待她。
天順五年,吳賢妃在後宮去世,享年64歲。官方表面上稱朱祁鎮「甚哀悼之」,但實際上朱祁鎮也就輟朝一日意思了一下,而且只是隨隨便便給吳氏上了個二字謚號「榮思」。當然,吳氏也不能與朱瞻基合葬,而是葬於金山之原。
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即位後,恢復了朱祁鈺的帝位,追諡為「恭仁康定景皇帝」,但沒有追諡吳氏。直到南明時期,弘光帝才為吳氏上謚曰「孝翼溫惠淑慎慈仁匡天錫聖皇太后」,所以後世也將其稱之為「孝翼太后」。
想想吳賢妃這樣的人設,如果不是被朱瞻基看上,她也就繼續在宮中為奴,史書上也不會有她的名字。她為朱瞻基生了個兒子,這是她的幸運,雖然前期艱辛,好在苦盡甘來,兒子當了王爺,日子過得富裕且平靜。
可誰知命運的安排,讓朱祁鈺當了皇帝,他又因捨不得權力與朱祁鎮矛盾激化,更因心軟沒有殺掉哥哥,導致自己以悲劇收場。我想在吳賢妃心中,或許會更加懷念當初沒有進宮的日子,要是不進宮,這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在我看來,像吳賢妃這樣起起落落的人生,不正好可以成為小說寫作的最佳素材嗎。可不知為什麼,卻容易被影視劇忽略,是嫌她一生過得不夠刺激,還是覺得她生的兒子不能幹呢?
相關內容: 朱祁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