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王越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明朝武將王越,明中期名將、詩人。他一生三次出塞,身經百戰,見慣了戰場上的血肉廝殺。而他的仕途也起起伏伏。在洞察了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之後,他波折的人生經歷影響了他的文學創作,讓他的詞作也別具一番風味。
相傳,王越當年在參加廷試時,剛剛把試題答完,就刮來了一陣旋風。一轉眼,他的卷子就不見了。幸好,答題的時間還很充裕,他沒有辦法就向御史請求重新發一張試卷給他。後來,王越還是高中了。然而,奇怪的是,第二年,朝鮮使者向明朝進貢時,把一篇文章當作禮物呈了上來。誰知,上面的署名竟然是王越。
原來,那一陣風把他的卷子吹到了朝鮮,被古朝鮮人當作「上天的禮物」保存了起來。這就是歷史上盛傳的「揚卷朝鮮」,算命的人稱此為「封侯萬里」的徵兆。事實上,王越一生戰功赫赫,確實如同封侯,死後追贈「太傅」。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受的就是王越的一首代表作,堪為明代詞壇最淒美沉痛的詞作,它就是《浪淘沙 遠水接天浮》
王越 浪淘沙 遠水接天浮遠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時花雨送春愁。今日歸來黃葉鬧,又是深秋。聚散兩悠悠,白了人頭。片帆飛影下中流。 載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命運的大浪浮浮沉沉,又豈是個人可以完全左右的?羈旅之人就像那無根浮萍,任憑風吹雨打!他們風餐露宿,心性卻也在寂寞的旅途中得到了磨礪,對人生況味,悲歡離合,往往能體會得更加通透。後世評價王越詞風:氣勢雄壯,境界遠大,真情流露。
詞的上闋寫景,是寫詞人在路途中的所見。望著浩浩蕩蕩的江水流向天際,詞人思緒萬千。當初離開家鄉時,漫天落紅飛舞。如今行走在歸家途中,已是深秋,滿樹的黃葉在眼前鬧騰著,迷離了遊子的雙眼,也迷離了他的心。
此時的詞人,經歷了多年的征戰,見慣了戰場廝殺,宦海浮沉多年以後,他已經不再是不羈的少年。經歷太多的苦痛與別離,看到滿目秋夜,他只會想到自己的人生也已步入蕭瑟的深秋,不覺悲從中來。詞中一個「鬧」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了黃葉漫天飛舞的景象,同時也寫出了秋風蕭瑟,落葉飄飛的淒涼,這看似「熱鬧」的秋景讓漂泊在外的詞人更覺無奈感傷。
下闋抒情,抒發詞人長年漂泊身不由己的孤獨和感傷。聚聚散散,悲歡離合,讓他滿頭華髮,人生的光陰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出發與歸來中流逝的。悲也罷,喜也罷,愁也罷,恨也罷,只能無可奈何比接受。既知已逝去之事不可追,未來顛沛不可改,又何必為其苦惱呢?
不如抓住眼前的美好時光,享受一切可享受之事,付出所有力所能及的努力,及時行樂,又只爭朝夕。想來古今多少恨事,都能被江水承載,都能付與沙鷗。何不讓那滔滔流水,也將他所有的憤懣與感傷,全都送入大海。
王越推崇盛唐,由喜《離騷》,後世著名詩人錢謙益評價他的文風「酒酣命筆,一掃千言,使人有橫槊磨盾、悲歌出塞之思。」從這首詞,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一重「騷人」情懷,淒美無比。但是與一般抒發離愁別緒的詞作不同,他的詞作又有一股軍人的豪放氣,傷而不悲,沉鬱慷慨,有一種凜然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