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投筆從戎出自哪個典故?該典故蘊含了什麼哲學道理?

關於投筆從戎出自哪個典故?該典故蘊含了什麼哲學道理?

關於投筆從戎出自哪個典故?該典故蘊含了什麼哲學道理?

故事典故大全

投筆從戎:筆與戎,都只是工具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本站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投筆從戎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

【釋義】投:扔掉。戎:軍隊。放下手中的筆,參加軍隊。指文人棄文從軍,投身疆場,為國立功,施展抱負。

【歷史典故】

班超,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人,是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他是東漢時期很有名的將軍,也是一位十分傑出的外交家。他從小胸懷大志,不拘小節,但是對父母非常孝順。漢明帝永平五年,班超因哥哥被聘為校書郎,而和母親一起來到洛陽。

因為他寫得一手好字,加上家中比較貧寒,便受官府的僱用,抄寫文書,以此謀生。為了將這份工作做好,班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直到很晚才睡。

有一天,他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覺得這份工作實在無聊,想到自己遠大的志向,忍不住站起來,將筆狠狠地擲在地上說:「大丈夫即便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也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為國家的外交作貢獻,以取得封侯,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周圍的人聽了這話都笑他,班超回應說:「凡夫俗子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

傅介子和張騫都是西漢人,曾經出使西域,立下無數功勞。自此,班超決定學習傅介子、張騫,為國家作貢獻。後來,他當上一名軍官,在對匈奴的戰爭中,取得勝利。接著,朝廷採取他的建議,派他帶著數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班超到過五十多個國家,宣揚了漢朝的國威。

執著於人生的夢想,是一種勇氣和智慧;但埋葬舊的夢想,告別舊的自我,孕育新的夢想,則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尤其是在已經有所成就的時候,這種選擇無異於徹底地否定自我,需要極大的勇氣。敢於中途變革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之士。為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而毅然作出「投筆從戎」的決定,這是班超為後人所推崇的主要原因。對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把學習搞好就是為國家作最大的貢獻了,只有把基礎打好了,才能用雙手和智慧使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故事典故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