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威《望隔牆花詩》:詩中露面的人物,僅有詩人一人

劉孝威《望隔牆花詩》:詩中露面的人物,僅有詩人一人

劉孝威《望隔牆花詩》:詩中露面的人物,僅有詩人一人

古詩賞析

劉孝威(?~548)南朝梁詩人、駢文家。名不詳,字孝威。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齊大司馬從事中郎劉繪之子、劉孝綽第六弟。生年不詳,卒於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詩勝,三兄孝儀以文勝,故孝綽有「三筆六詩」之譽,氣調爽逸,風儀俊舉。初為安北晉安王法曹,轉主簿。隋書·經籍志》著錄《劉孝威集》十卷,今佚。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輯有《劉孝儀孝威集》。今存詩約六十首。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劉孝威的《望隔牆花詩》,一起來看看吧!

望隔牆花詩

劉孝威〔南北朝〕

隔牆花半隱,猶見動花枝。

當由美人摘,詎止春風吹。

詩中露面的人物,僅有詩人一人,他正從一家花園的高牆下經過,儘管牆頭的花朵半隱半現,卻依然望見了因枝條受到牽動而引起的悠悠的晃動。詩人由此馳騁想像,他推測在牆的那一邊,正有一位美人在摘花,而不只是由風吹的緣故。

此詩從第一句到第二句,一進一退。第一句是一個省去「儘管」或「突然」的讓步副句,在文勢上作一頓挫;第二句是一個省去「儘管」或「雖然」的讓步副句,在文勢上作一頓挫;第二句以副詞「猶」字反接進行強調,文勢振起。詩歌形象由「花半隱」的靜態描繪隨即轉換成「動花枝」的動態描寫。視覺形象上的這一跌宕變化,引起詩人心中的疑慮與猜想。故後兩句由料想之詞「噹」字引出。詩人判斷止於疑是之間,「當由」與「詎止」(豈只之意)一呼一應,情韻回縈,意味綿長。事實上,是否真的有美人在摘花呢?倒也未必。然而詩人想像如此,希望如此,即使讀者也無不但願生活中有過這樣一個小小的插曲,在大牆內外曾經發生過如此戲劇性的一幕。

此詩不僅自身值得玩味,且對後世亦有所影響。《西廂記》寫鶯鶯為約會張生,寫了一首很有名的《明月三五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後兩句就可能受到劉孝威的這首《望隔牆花》的啟發。蘇軾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中寫「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從牆裡與牆外進行構想,或許也曾借鑒過此詩的思路。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賞析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