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聲名狼藉
【拼音】: shēng ming lang ji
【解釋】: 聲名:名譽;狼藉:雜亂不堪。名聲敗壞到了極點。
【成語故事】:
蒙恬是秦朝著名的將領,秦王朝建立以後,秦始皇就派他帶領三十萬人馬去搞擊北方匈奴的侵擾,收復了黃河南北的大片大地。
接著,蒙恬又按照秦始皇的命令,把過去秦、趙、燕三國原來的長城連接起來,花了多年時間,西從臨洮(今甘肅岷縣)起,翻山越嶺一直到東邊的遼東,建成了一道萬里長城。
蒙恬的兄弟蒙毅也為秦始皇平定天下,立下卓著戰功。
秦始皇死後,趙高(邯鄲人)、李斯玩弄陰謀讓秦始皇的次予胡亥繼位。
趙高完全掌握了朝中大權。
在秦始皇在世之時,趙高曾有過受賄舞弊,胡作非為的事,被秦始皇知道了,就讓蒙毅去審理這個案子,蒙毅查清了事實,把趙高判了死刑。
後來,趙高向秦始皇苦苦哀求,才免了他的罪。
秦二世一上台,趙高就假借胡亥之手,派人通知蒙毅命令他自殺。
蒙毅在申辯中,列舉了秦昭襄王殺名將白起、楚平王殺賢臣伍奢、吳王夫差殺良將伍員等幾件事,說明這些君王犯良臣的大錯,結果是「惡聲狼藉,佈於諸國」,遭到人們普遍的遣責,並希望秦二世能從中引為鑒戒。
但一貫看趙高臉色行事的胡亥不聽,終於殺了蒙毅。
這時,蒙恬正帶著30萬人馬守衛北部邊疆,胡亥怕他不服,又連夜派人賜死蒙恬。根據這個故事,後來人們就引出「聲名狼藉」這個成語,比喻幹盡壞事,臭名昭著,或形容某個人的名譽壞到了極點。
相關內容: 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