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白龍馬最後結局是什麼?白龍馬的經歷讓人心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白龍馬也是《西遊記》中主角之一了,只不過,雖然白龍馬出場非常多,但是人們總是很容易會忽略他,他身為龍王太子,卻要變成一匹馬,馱著唐僧走十萬八千里,一路上也都是馬的形態,還不能變成龍,也是有些憋屈了。而很多人可能也不記得,白龍馬最後有沒有被封為什麼呢?他最後的結局又是什麼
這條小白龍原本是西海龍王的兒子,可以說出生就是含著金鑰匙的。雖然在西遊記裡,龍族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了,可好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作為龍宮的太子,小白龍的日子可以說是很舒坦的。不僅如此,他的老父親還早早就給他定下了一門親事,那就是碧波潭的小公主。
可惜的是,這個碧波潭的小公主卻被九頭蟲這個人給騙走了。其實也不能這麼說,畢竟九頭蟲能成為碧波潭的駙馬,這碧波潭的小公主也是答應的。所以,從這裡來看,應該是碧波潭的公主不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定親,反而勇敢地追求心中所愛,跟九頭蟲在一起,甩了小白龍。當然,這件事對九頭蟲來說無疑是極好的,但對小白龍來說,卻是很殘忍的一件事。你想,未婚妻和別人跑了,心裡能好過了嗎?
所以,這小白龍在這件事後就一直悶悶不樂的。甚至後來還一氣之下縱火燒燬了玉帝賞賜的明珠,這一下惹的玉帝大怒,西海龍王也保不住他了,只能上天狀告他而忤逆之罪,按律要被斬首。後來被南海觀世菩薩救了,特地出面去玉帝那裡求了個情,這才免於死罪,但也被貶到了蛇盤山鷹愁澗裡,一直等待著跟隨唐僧去西天取經,將功折罪。
但是當唐僧真的來了的時候,這小白龍又犯了個錯,那就是他不分青紅皂白,直接把給唐僧當腳力的那匹白馬給吃了。這一下惹怒了孫悟空,掄起金箍棒就要打,還是觀音菩薩及時趕到,這才阻止了一場大戰。但是唐僧沒馬了,肯定不行了,所以觀音菩薩就把小白龍項下的明珠摘了,然後用楊柳枝蘸出甘露,鋸角退鱗,變化成了白龍馬,一路馱著唐僧西行。
在寶象國時,孫悟空已經在三打白骨精時被唐僧趕走了,所以在師徒幾人遇見那個原本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黃袍怪時,明顯不是對手。後來,唐僧更是當眾被黃袍怪變成了一隻老虎,這讓白龍馬很著急,就化作了人形與黃袍怪都上了一場,還督促豬八戒,讓他去找大師兄孫悟空過來幫忙!可以說,西行一路上,白龍馬話雖然不多,但出的力也是不小的。
直到取經順利完成後,取經團隊的五個人都得到了封賞。唐僧和孫悟空因為是取經最早的兩個人,並且出力也是最多的,所以都獲得了佛陀的果位。其他三人雖沒有獲得佛陀果位,但獲得的封賞也都不錯。至於白龍馬,他被如來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更是在靈山的化龍池裡游了一圈,從白龍馬變回了小白龍。
白龍馬最後結局在化龍池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白龍馬在原著中被稱為「玉龍三太子」。原著中沒有「小白龍」這一稱呼。
玉龍原來是西海龍王敖閏殿下的三太子,縱火燒了殿上玉帝賜的明珠,觸犯天條,犯下死罪,幸虧大慈大悲的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倖免於難,被貶到蛇盤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經。
無奈他不識唐僧和孫悟空,誤食唐僧坐騎白馬,後來被觀世音菩薩點化,鋸角退鱗,變化成白龍馬,皈依佛門,取經路上供唐僧坐騎,任勞任怨,歷盡艱辛,終於修成正果,取經歸來,被如來佛祖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在《西遊記》目錄或書中詩賦裡,白龍馬也常稱作意馬,五行屬火。
在《西遊記》中,玉龍的身份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西海太子→妖怪→唐僧坐騎→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從出身來看,他是雄霸一方的西海龍王之子,其受罰是「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而被父王「告了忤逆」,這一點他和孫悟空的「鬧天宮」、唐僧前世金蟬子不敬佛法類似,都是主動的叛逆行為。
在觀音收服的眾人中,他的任務與孫悟空等人是不同的,其他三人是「做個徒弟」,而他卻是「做個腳力」,這個角色便決定了他除了在鷹愁澗與孫悟空鬥法和在寶象國斗黃袍怪外,再沒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了。
但是,正如觀音所說:「你想那東土來的凡馬,怎歷得這萬水千山?怎到得那靈山佛地?須是得這個龍馬,方才去得。」
在過流沙河討論背唐僧過河時,更是借八戒和悟空之口,指出馱唐僧之難。
而白龍馬確實是唐僧的忠實承載者,默默地承擔起這個艱巨任務,其作用可謂大矣,其功勞可謂高矣。
相關內容: 龍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