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水滸傳》中,水泊梁山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最後倖存下來的不少,但這些人中卻沒有一個人的最終下場能夠比得上天罡三十六將中的「天壽星」混江龍李俊。李俊在平定在江南作亂的方臘之後,藉機裝病脫離了宋江的隊伍,遠赴海外,還建立了「暹羅國」,自己當起了國王。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混江龍李俊蘇州中風,及時雨宋江封爵飲鳩
在《水滸傳》原著中,帶著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歷經千星紈褲,最後終於生擒方臘,平定了江南禍亂的及時雨宋江,帶著僅存的二十七人走上了回南宋朝廷的路,一心都想著等接受了朝廷的封賞之後衣錦還鄉。
但在宋江等人的隊伍途徑蘇州的時候,一直沒出過什麼事的混江龍李俊不慎從馬上甩下來受了傷。偏偏不巧,李軍在受傷後又中了風。一時間,急著帶病回去見皇帝的宋江更著急了。
雖然心裡頭著急,但李俊畢竟是入了水泊梁山的兄弟,所以宋江即使再著急,也只能耐著性子等待這李俊恢復。李俊也看出了宋江急著班師回朝,主動提出了讓宋江先走,把童威、童猛這兩個老熟人留下來照顧自己,等病好了自己再追上去。
宋江一看李俊這麼懂事,自然不覺得有什麼其他的問題,直接就答應了李俊的提議,把童家兄弟倆留下來之後,又接著率領大軍往前走。
但實際上,李俊的中風根本就是裝出來的,而裝中風的計劃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利用了宋江急於回去表功的心態,好讓自己有一個合理的理由脫離宋江的視線。果不其然,宋江果然中了計,帶著大軍浩浩蕩蕩地繼續前進。
於是,等到大軍走遠,李俊也不裝病了,直接帶著童家兄弟倆望著太倉港方向過去,一路上還找到了早就在蘇州便造船邊等待的費保、狄成等四兄弟。幾人匯合之後,直接駕船出了海,往著南邊一路航行。
另一邊,宋江等人回到汴京,面見了南宋皇帝之後,確實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名聲和富貴,在《水滸傳》原著中,宋江被封為「武德大夫」,官居五品,還兼任了兵馬都總管。可這一切,都在皇帝賜下的一杯濁酒中煙消雲散。
天壽星乘風南抵暹羅,七兄弟征戰立國稱王
從太倉港出了海的李俊帶著童家兄弟倆和費保、狄成等結拜兄弟一路南下,經過了月餘時間的航行,最終離開了他們生活了半輩子的中原,帶著屬於中原的知識和技能到了暹羅。
在中原打了半輩子仗的李俊面對著還沒有開化的暹羅土著,就像是一個現代的理科生帶著全套的工業化教材回到了古代。面對著好似「茹毛飲血」的暹羅土著,李俊的心中生出了自己打下一片江山,自己做皇帝的念頭。
於是,一行七人在經過了簡短的商議過後,開始了建立國家的征程。不得不說,中原文明幾千年的流傳,不僅讓李俊等人在面對暹羅土著時擁有了壓倒性的優勢,更是讓暹羅的土著對李俊等人所掌握的文明手段心悅誠服,不出幾年時間,李俊等人就從大小貓三兩隻發展成了一隻不弱於一般武裝的力量。
藉著手底下逐漸形成建制的軍隊,李俊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走了出去,帶著軍隊在小小的東南亞土地上南征北戰。而且暹羅所在的東南亞地區三面環海,這就讓「水匪」出身的李俊如虎添翼,在將沿海地區全部掌握在手裡之後,李俊開始了他向內陸侵吞的路線。
終於經過了幾年時間的發展和壯大,李俊兄弟七人手中掌握的土地上已經基本達到了一個中原王侯封地的大小。於是,李俊開始自稱為王,陪了他半輩子的六個兄弟也各自得到了封賞。當然了,歷史上可從來沒有李俊在東南亞建國的記載,所謂的李俊建立了暹羅國,也不過是後人在對這位梁山好漢的結局進行猜想時,所做出的臆測罷了。
宋朝時期的暹羅地區,實際上大片的土地上都被一個叫「哈利奔猜」的國家佔據。這個「哈利奔猜」和我們印象中的南部小國還不一樣,不僅個個好勇鬥狠,像什麼象兵之類的軍隊還特別多。
就算李俊等人最後順海南下抵達了暹羅地區,有了想要建國稱王的想法,單憑他們在中原這種開闊地區的統兵經驗,能不能打得過哈利奔猜國的象兵部隊還得兩說,就算真的能夠打得過,也真的攻下了不少的土地,想來也肯定沒有到能夠建國稱王的地步。畢竟人家哈利奔猜國可是前後延續了五百多年,一直到宋朝末期,蒙古騎兵威逼中原的時候才被北邊的孟萊王國滅亡。
「宋宣和遺事」原型李海,「虯髯客傳」或稱王來由
關於「天壽星混江龍李俊」的原型,在歷史學界始終都存在爭論,依據目前最能對得上李俊這個人的人物,還要數《大宋宣和遺事》一書中的「混江龍李海」了,雖然《宣和遺事》本身也是一本講史的小說話本,但由於出自宋朝時期,用它來做李俊的原型出處,反而比其他的古籍更加貼切一些。
而且《宣和遺事》和同時期的另一本《宋江三十六人讚》,可能就是《水滸傳》這本小說的雛形版本。
至於說李俊出海稱王的事,前面我們也說過,興許就是百姓們對李俊這個人物結局的一種美好猜測。畢竟早在唐朝末期,一本名為《虯髯客傳》的傳奇小說就有主人公虯髯客出海建國稱王的前例,人們把出海的李俊當作第二個虯髯客也並無不妥。
結語
其實無論混江龍李俊的原型是誰,也不管他離開宋江出海之後有沒有能夠偶建立起一個國家,這些不同歷史時期的話本、小說向人們所傳達的理念基本上都是相差無幾的,都表達了底層人民對戰爭的厭惡,也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和平穩定的期盼。
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流傳了下來的卻只有那些寄托著古代人民殷切期盼的話本、小說。在讀那些古籍的時候,想必不難體會到來自古人對和平的訴求,也正因此,生活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裡的我們,才要更加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畢竟在很多時候,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生活,卻是他人傾其一生也難以得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