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旺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九尾龜,光州人氏。下面由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講述的是在領頭羊宋江的帶領下,梁山泊的一百零八位好漢發動起義,反對當時腐朽的宋王朝的故事。貫徹全書的,是一條「官逼民反」的主線,也就是貪污腐敗、橫徵暴斂的官吏將原本安分守己的人逼得不得不選擇造反。儘管故事的最後,宋江率領好漢們接受了招安,並且在朝廷的指派下四處征戰,淪為了皇帝、大臣維護統治的工具,但他們的反抗精神還是很值得讚揚的。
眾所周知,宋江所率領的義軍稱得上是一窮二白,他們物資、裝備有限,人手也十分緊缺,之所以接受招安,也有出於這些因素的考慮。或許是出於這一原因,後世的人們都偏愛將宋江起義與陳勝吳廣起義、黃巾起義、瓦崗寨起義等相提並論,認為它是一場農民起義。不過,從廣義上來說,農民起義應當是農民階級反對地主階級的鬥爭,其主要參與者和領導人都應該有著農民的身影。然而,宋江起義似乎和農民並沒有太大關係,甚至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中只有一個人算是農民。
所謂農民起義,顧名思義,其領導者好歹應該是農民,或者有農民,可我們看看在忠義堂說得上話的幾個人,好像並沒有誰是農民。首先,穩坐頭把交椅的是及時雨宋江,他上山前曾在鄆城縣擔任押司,負責一些文書工作,與此同時,他娶了一妻一妾,還經常仗義疏財,這放在今天儼然是衣食無憂的中產階級,和農民形象實在是「不搭嘎」。
排在第二的玉麒麟盧俊義原是大名府的大財主,被吳用設計才上了梁山,他和農民階級之間的鴻溝是非常之深的。做第三把交椅的智多星吳用原是財主家的教書先生,雖然身份不高、勢力不大,但也是從事腦力工作,不用務農。入雲龍公孫勝上山前曾學習道法,隨後四海雲遊,硬要說的話,他的老母親倒是在家務農。
大刀關勝上山前擔任蒲東巡檢,儘管只位列九品,但地位上也要高農民一等,平民見了要尊稱一聲「官爺」。第六位的林沖不用多說了,作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他身手不凡,在軍中頗有威望。好漢當中上山前地位最高的應該是排在第八位的呼延灼,他是開國名將呼延贊後裔,在上山前曾被封為汝寧郡都統制,
總之,梁山好漢中有的是官吏,有的是商人,有的是地主,甚至有的是地痞流氓,但都不能算是農民。真正意義上說,梁山泊上的農民就只有排在第七十五位的九尾龜陶宗旺,他田戶出身,後來在黃門山落草,結果一共就四個人,自己還只能當四寨主。後來,黃門山四人因為仰慕宋江而前往投奔,他也就成了梁山好漢中一個不起眼的成員。
那麼,大家都說宋江起義是一次農民起義,為什麼其參與者卻其實絕大多數都不是農民呢?對此,筆者認為可能是因為人們將歷史上的宋江起義和小說裡的梁山好漢相混淆了。歷史上,宋江曾經因為官府對梁山百姓橫徵暴斂而率領三十多人發動了起義。隨著越來越多的百姓不堪重負,宋江的隊伍也不斷壯大,他們每攻下一個地方便開倉放糧,讓貧苦百姓紛紛有糧可吃,因此百姓們也都願意追隨宋江左右。
歷史上的宋江並沒有押司的官職,所吸納的義軍成員也大多屬於農民階級,他所發動的起義當然就是農民起義。只不過,因為規模稱不上大,許多人也將其稱為「民變」。《水滸傳》當中,朝廷先征討宋江,將梁山好漢招安後又派他們討伐另一個義軍首領方臘,而在歷史上,宋軍是先平定了方臘,才騰出手來將宋江擊敗。
面對寡不敵眾、差距懸殊的局面,宋江只好選擇投降,他和最初開始就一同起事的其他三十五人一起被朝廷冊封官職,當時朝中還有大臣諷刺道:「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被招安後,宋江暗中重整旗鼓,又一次宣佈自立,不過這一次他很快就遭遇兵敗,自己也因為降而復叛被直接誅殺。
歷史上的宋江起義完全稱得上是農民起義,後人或許正是將其混淆,便以為以歷史為根據創作的《水滸傳》講述的也是農民起義的故事,這才有了潛意識中認為梁山好漢們發動的是農民起義的觀點。而深受人們敬佩的小說裡的宋江起義其實在經過藝術處理後,所維護的更多已經並非貧苦大眾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