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方臘軍對抗時,梁山好漢為什麼會損失那麼多人?

在與方臘軍對抗時,梁山好漢為什麼會損失那麼多人?

在與方臘軍對抗時,梁山好漢為什麼會損失那麼多人?

水滸傳

《水滸傳》後期,梁山好漢與方臘的軍隊對抗時,為什麼會損失七十多名好漢?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水滸傳》這部著作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各位好漢在上山之前的經歷以及講述他們如何上山的故事。第二部分就是一百零八員將佐齊聚梁山,並與朝廷對抗。

第三部分就是宋江在接受宋朝招安後,與北方的遼國和方臘起義軍對抗的故事。許多的讀者認為宋江接受招安是一大敗筆,或者說《水滸傳》到這裡幾乎就宣佈完結了,剩下的只是一群妥協了的好漢。

然而對這些好漢的安排卻有些蹊蹺。在與朝廷的數場大戰和征伐遼國的戰鬥中,梁山好漢們毫髮未損。但只是在征討方臘起義軍的戰役中,梁山好漢卻損失了高達七十人,在凱旋回朝的時候竟然只剩下了二十七人。

這樣慘烈的損失令人驚訝,但也同樣令人懷疑。是方臘軍的戰力極其彪悍?還是另有其他的原因?

首先,我們先來大致看一下梁山泊的組織構架。梁山泊直到一百單八將聚齊,也沒有按照封建王朝的方式來規範自己的組織。直到最後宋江還只是個「大頭領」,而並非皇帝。這樣看來,宋江帶領下的梁山泊只能算一群土匪,而並非一個政權。相反的,方臘軍就自己創立了朝廷。

方臘自己即皇帝位,手下也有文武百官,重點是還有八位上將軍。而且方臘軍是真正的起義軍。和梁山泊這種山寨不同,方臘軍是真正的攻城略地,對抗朝廷。而宋江的「軍事行動」,也只是在梁山周邊打家劫舍了。

這一點在原文中也有一定的體現。不論是朝廷軍還是方臘軍的大將軍,在面對梁山泊的將佐的時候,第一句嘲諷往往就是「水泊草寇,安敢犯我疆界」。可以看出不論是朝廷人還是同為「土匪」的方臘軍,都十分看不起這些真正的「匪」。

第二點,我們來系統地分析一下梁山的真實戰鬥力。梁山的人員組成還是比較奇特的。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將領都曾經是朝廷的命官,不論大小。如秦明、呼延灼和關勝等,都是帶兵前來討伐梁山但後來卻上了山的將領。

再就是一些胥吏,一些小縣的軍官,如武松、魯智深等。再往下看就是地方的地主豪強等,如柴進和盧俊義。這些人也可算得上梁山的主要戰力。然而其他人的戰力就比較可憐了。

他們來自市井的三教九流。如白勝、時遷支流,都是憑借一時之功上山而混到了排名。這樣的市井小混混在戰場上很難有什麼發揮。

有些人可能會問:那麼為什麼梁山能在朝廷八十萬大軍的圍攻下得以存活?這不能體現梁山的戰鬥力嗎?但顯然這樣說有失偏頗。

首先要提一下宋朝政府軍。宋朝長期花費大量財物養兵,但戰鬥力卻一直乏善可陳。而且,前後兩次帶兵的高俅、童貫,皆是庸碌之輩。更重要的是梁山易守難攻,梁山好漢們熟悉地形,況且敵人雖多卻難以展開,所以想要獲勝並不是很困難。

反觀方臘軍,屬於有組織有紀律的反抗朝廷。雖然號稱只有八員大將,但個個都是戰力超群,而且能夠獨當一面。然而梁山泊的一些將領,雖然武藝高強但並不擅長帶兵。

所以在征討方臘的戰爭中,往往都是數倍於敵方的梁山好漢才能消滅一個方臘的將領。而且每一戰下來梁山好漢都損失慘重。

最後分析一些其他的原因。朝廷讓宋江前去對抗方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朝廷希望宋江和方臘「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因為朝廷也一直將梁山泊視為一個大患,所以在征討方臘的過程中消耗他們的實力對朝廷而言也是十分有利的。

總結:梁山泊從組織構架上看更像一夥山賊,而不是起義軍或者政權。相比之下方臘軍更加有組織有紀律,能夠為了推翻朝廷而同心同德。但梁山泊卻偏安一隅,滿足於在梁山附近打家劫舍,並美其名曰「劫富濟貧,替天行道」。

而且系統的分析梁山和方臘軍的人員構成,就可以看出雙方戰鬥力差距的原因。雖然《水滸傳》的主角是梁山泊眾人,但難掩方臘軍中各位大將出眾的戰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水滸傳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