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為什麼可以“聽調不聽宣”?楊戩有何能耐?

楊戩為什麼可以“聽調不聽宣”?楊戩有何能耐?

楊戩為什麼可以“聽調不聽宣”?楊戩有何能耐?

封神演義

楊戩為什麼可以「聽調不聽宣」?楊戩有何能耐?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楊戩,據傳說是玉帝妹妹下凡與一個書生結婚所生的孩子,說起來也是身負天家血脈,兩字:高貴。長大後斧劈桃山,救出生母,後來拜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為師,是闡教第三代弟子,修成闡教護教神功—八九玄功,自此縱橫世間,封清源妙道真君。

作為中國神話中出場最多的武將之一,在封神演義中敗過的次數極為有限,唯一折過一陣還是被三霄娘娘用混元金斗捉入九曲黃河陣,不過這一陣輸得不冤枉,要知道混元金斗那可是在開天闢地之時就存在的法寶了,就連文殊等崑崙十二位真人都被拿住過,更何況一個三代弟子了,最後還得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出面才擺平。

之後在征討商紂戰爭中,楊戩同樣功高勞苦。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楊戩不僅是頭運督糧官,也是力挽狂瀾之人,屢屢在危難之中獨撐大局,瘟神呂岳把西岐全城人都放倒的時候,楊戩鎮靜異常用撒豆成兵之術嚇退了鄭倫。

戰場表現還只是楊戩技能的一小部分,楊戩還兼任了西岐部隊首席外交特使。不過不同於尋常外交官,楊戩的外交對象是隱居的高人、神靈。出使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求援。而且在這方面,楊戩同樣才華卓著,每次不僅勝利完成任務不說,還常常得到許多意外收穫。女媧娘娘都親自接見過他,助他降妖。

所以在之後姜子牙封神之時,楊戩獲得了封神官姜子牙的最高獎諭:「智勇雙全,奇功萬古」。隨機應變、料敵於先是為智;勇猛無雙、武藝絕倫是為勇。楊戩確實當得此榮譽。

封神之後的楊戩因為自己心高氣傲不願依靠玉帝的名聲,所以他平時不與天庭往來,居住灌江口,受下界香火,為萬民排憂解難,帳前有梅山六友相伴,合稱梅山七聖。麾下有一千二百草頭神聽令,當然,作為一個「愛狗人士」,不能忘了他的那條哮天犬。

正所謂藝高人膽大,楊戩對於自家舅舅玉帝老先生,也只是「聽調不聽宣」,意思是服從政務和軍務上的安排,但不願私下交往過密(估計是因為自己母親的事情)。當年孫大聖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都降他不住,最後還是真君出馬擺平,在接到旨意後,真君非但沒有絲毫畏懼或是不情願,反而大喜,可見他對自己的本領是有十足信心的,並說「吾當就去拔刀相助也」。

雖然這些都只是神話傳說中的故事,但是也可以看出凡間對於二郎神這位大能多麼看重和愛戴。在全國各地都有為二郎神修建的廟宇。之後有說二郎神的原型是戰國時期開通靈渠的李冰,但是這種說法也沒有得到任何有權威性的認證,就讓他活在神話中吧。

這就是楊戩二郎,玉帝外甥,三聖母的哥哥,沉香的舅舅,孫悟空心中最完美的對手。他的人物關係其實說來說去也就這麼多,沒什麼複雜的。做人做神都很簡單,灌江口二郎真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封神演義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