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中人物的起名藝術
生肖起名
金庸武俠小說中人物的起名藝術
金庸的智慧,不僅表現為作品中升揚的哲思、濃厚的文人氣質,就是在細徽處,也能纖毫畢現地看出來。如金庸給書中人物所起的名字,便具獨到的匠心,耐人細品...
【編者按】給小說中人物起名字並不是尋常且容易完成的工作,在字面意義豐富的中文小說中尤其是這樣。可以說,尋常作品中的人名也是普通的,而優秀作品中的人物,其名字是讓讀者過目不忘的,中國古典小說歷來注重人名的考究,像《紅樓夢》中的元、迎、探、惜四姐妹,像襲人,湘雲等名字,都為人津津樂道,一個好的名字,不僅能增加讀者的閱讀。
樂趣,也能增添作品的意境。金庸小說人物眾多,各呈異色,其名字也是豐富多彩,看是隨手拈來,實又經一番雕琢,卻天斧過處不著痕跡。而沒有這些有趣的名字,金庸作品一定會失色許多。
金庸的智慧,不僅表現為作品中升揚的哲思、濃厚的文人氣質,就是在細徽處,也能纖毫畢現地看出來。比如金庸給書中人物所起的名字,便具獨到的匠心,很值得做一番探究。
比如金庸的小說《書劍恩仇錄》中的一些人物,如“追風劍”無塵道長,不僅表明他的劍法凌厲快速,而且表明他的脾氣火爆耿直;“千臂如來”趙半山,“千臂”指他的暗器功夫十分了得,而“如來”即佛名,表明這一人物的心腸很慈善;“奔雷掌”文泰來,從掌名可以看出這是一位轟轟烈烈的大丈夫;“矮諸葛”徐天宏,就是個子矮而人多智;“金笛秀才”余魚同,金笛是他的樂器又是他兵器,秀才是他的身份又是他的氣質;“鬼見愁”石雙英,可想而知,他的長相十分嚇人,而脾氣古板,像閻王爺;“黑無常”常赫志、“白無常”常伯志這兄弟倆的名號就更有講究,一來是他們臉色陰沉,長相不高明,像無常鬼一般,二來他們的名字中分別有--“赫”(黑)--“伯”(白),而又都姓“常”,所以得到了這個匪號。“紅花會”之外的人物,如“綿裡針”陸菲青,不僅指他的武當派劍法細膩如綿裡藏針「竊以為當指‘綿掌’--東方劍」,且他的性格也是綿裡藏針,外和內剛;“鐵膽”周仲英,鐵膽即是武器,又多少有性格赤烈大膽之意,他的女兒“俏李逵”周倚,俏不用說啦,李逵的意思就是莽撞而不失可愛;“翠羽黃衫”霍青桐的外號不僅是她的穿著打扮,而且也是颯爽英姿的化身;“香香公主”喀絲麗,不僅體有異香,而且其神態容貌心腸氣質也只能用香而又香來形容…… 《射鵰英雄傳》中的“飛天蝙蝠”柯鎮惡是一個瞎子(蝙蝠無眼);“馬王神”韓寶駒號為馬王神就確實馬術如神,堪稱馬王,而名中也居然有寶駒二字,相映成趣。
這部小說中最出名的當然是“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峰、“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等人啦,不僅有東、南、西、北、中五方,而且既有邪、毒之性格提示,又有帝、丐的身份提示。小說中的“老頑童”周伯通,那的確是“老”而又“頑”的“童子”,周伯通應改為“周不通”才更有意思。……只要一提起這些人物的匪號,我們就像提到熟人一樣,不禁莞爾。
下面要說的是,一些作家的作品逐漸省略了綽號(給每一個人都編一個綽號,實在也太麻煩啦),但卻出現了名號(綽號)逐漸統一的情況。這在金庸的小說中尤為明顯--金庸先生可以說是一位玩“名”的大師--如《俠客行》中的丁不三、丁不四兄弟,是名還是號?一個說“一日(殺人)不過三”,一個說“一日(殺人)不過四”,實則取其不三不四之諷刺意義非常明顯。又如威德先生白自在之名,他的威和德都是自封的,固然“自在”,但卻多了一個“白”字,那就幽默啦。而主人公的名字就更多、更有意思了,他的第一個名字是狗雜種(這哪是什麼名字?但他說他“媽媽”從小就叫他這個);第二個名字是小乞丐(謝煙客專用);第三個名字是“傻小子”(丁不三、丁不四專用);第四個名字是“大粽子”(史小翠、白阿繡專用,形容他被丁當當捆成大粽子一般);第五個名字是史億刀(史小翠取的,以“金烏(太陽)派”對“雪山派”,以史億刀對白萬劍);第六個名字是石破天(長樂幫專用,實則石破天乃石中玉的化名)……一個人有六個名字,其中又有四個根本不像名字,可他真正的名字是什麼,卻誰也不知道(可能叫石中堅,但不能確定)。也就是說,這一人物實際上是沒有名字--無名--這倒符合佛家的“無名無相”的意思。 《天龍八部》中的包不同,風波惡,這是名還是號?包不同果然與眾不同,誰講話他都要“非也,非也”的駁斥一通這才甘心,最後也是為了一句一生中最嚴肅與最正確的“非也非也”被其主子慕容復殺了。風波惡呢,叫一陣風風波惡,哪裡有風波他就出現在哪裡。南海鱷神岳老三似乎沒有名字。慕容復的一個“復”字,正是他復國理想的表現。而阿朱、阿碧、阿紫這些少女以不同的色彩為名,也是“號”,因為正是她們性格的象徵。
《笑傲江湖》中的日月教主任我行,哪有什麼合適的名和號!東方不敗也是如此。 而孤山梅莊的四位莊主黃鐘公、黑白子、禿筆翁、丹青生,顯然是號,但他們的名字卻誰也不知道,恐怕也有人以為黃鐘公姓“黃”而黑白子姓“黑”呢。還有幾位活寶,即“黃河老祖”二人,一人“姓老叫爺字頭子”叫老爺或老頭子,一個“姓祖名宗字千秋”,叫祖宗或祖千秋,這當然是作者鬧著玩兒的。還有一位“夜貓子”明明是智計多端,卻偏偏叫計無施(無計可施),夜貓子進宅,(他人)無計可施還差不多。
還有儀琳的父親叫不戒和尚,那就是什麼戒都不守的意思,而他將萬里獨行田伯光收為徙弟卻給他取了一個“不可不戒”的“法號”,這倒也恰如其分,相映生輝。搞得桃谷六仙互相爭吵不休:“不戒”的徙弟叫“不可不戒”,那麼“不可不戒”的徙弟就該叫“當然不可不戒”了?
相關內容: 金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