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美人計」 傳奇背後的殘酷真相_小周後
生肖民俗
小周後:悲情美人的愛與痛 小周後愛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南唐後主李煜。
要談小周後,就必須提及她的親姐姐大周後。這位名憲,小字娥皇的大美人,雖比李煜大一歲,但貌美多才,通書史,善詩詞,據說後主“玉樓春”、“一斛珠”實際上是她的手筆。另外,大周後精通音律,尤工琵琶。除此之外,大周後對於時尚和流行文化也頗有研究,曾“創為高髻纖裳及首翹鬢”之妝,當時“人皆效之”。由此可見,大周後端的是一位傑出的女“文藝青年”,佳人配才子,自然很投李煜的脾氣,因此自十九歲嫁給李煜後,兩人恩愛有加,夫妻關係一直非常融洽。
大周後雖然漂亮聰明,有才氣,可時間長了,終會有“審美疲勞”。風流成性的李煜開始把多情的眼光瞄向他的小姨子———小周後。馬令《南唐書?昭惠後傳》形容小周後“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靜”,另外特別強調“貌尤綺麗”。這種氣質性的美女,正合文學青年李煜的胃口,自然喜歡得緊。
可以想像,這種偷情事件對大周後打擊有多大,心神俱灰的大周後終是含恨離開人世,年方二十九歲。這時的李後主,愧疚不已,史書上說他“哀苦骨立,杖而後起”,我以為有“做秀”之嫌。
身為女人的小周後,最初被李煜的才情所吸引,成就一段“不倫”之戀,雖有點難堪,可畢竟被立為後,享盡了榮華富貴。可一旦遇到人生大的變故,小周後便只能獨自面對男人性格釀就的苦痛和悲劇。
宋太祖的大軍兵臨城下時,將南唐小朝廷徹底蕩平後,軟弱無能,沒有血性的李後主只好“肉袒以降”。關於小周後的最終結局,有種說法是被那個不懂憐香惜玉的宋太宗看上,並恣意蹂躪。
宋人有好事者,畫《熙陵幸小周後圖》,圖上太宗戴帕頭,面黔黑而體肥,周後肢體纖弱,數宮人抱持之,周後作蹙額不勝之狀。(見明人沈德符《野獲編》)。
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的七夕,是李煜四十二歲的生日。經歷了大喜大悲的李煜,索性這一天把自己的情緒痛快地表達出來。他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虞美人》,性格暴躁的趙光義勃然大怒,當晚便賜予毒藥,毒死了李煜。
李煜死了,也徹底解脫了。小周後覺得繼續活下去,也沒有任何意義了。《十國春秋》裡說“小周後以後主暴殞,悲不自勝,珠亦薨”。看來,小周後應該是選擇了自殺,隨她的夫君而去。
千古一歎:小周後是傳統女人中的女人,因為她最具古代女性悲劇的代表性。她的喜怒哀樂,都隨著她愛的男人起伏變化。她是男人追逐慾望的美味獵物,她是男人張揚自我的私有戰利品。她美的毫無個性,也愛的毫無原則。於是,她的悲劇,除卻悲情,還是悲情。
紂王不肯投降,他選擇有尊嚴地死去,所以自殺了。對於紂王的死,孔子有一句發人深省的評價:“不聞王死,只聞一莽夫死矣!”大概也是感歎他太過尚武,忽略以德服人的重要性了吧。
千古一歎:給妲己翻案,也是給歷史上所有曾是男人附屬品的女人翻案。關於她的史料有限,年代又太過久遠,所以講她的歷史,也就只能講她如何被描黑的歷史。講她的失敗,也只能討論她依附的男人怎樣失敗。古代的女人,只是男人的陪襯罷了。成功了,享受榮華富貴,失敗了,不但要搭上性命,甚至還要背負許多歷史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