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臘撒阿昌族的村寨沿壩子東西兩邊山麓分佈,各村寨間有石板路連接,街道整潔,如逢圩日,只聽見街道兩旁無數把薄刀在砧板上剁肉,發出篤篤篤的響聲,許多攤販正在製作阿昌族
「蹬窩羅」主要流傳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的關漳、弄丘、弄別、丙界、永合、橫格、猛科、別董、彎中、英傣等阿昌族村寨及保山地區騰沖縣新華鄉的梅子坪、中心大坡等地
阿昌族人口共有2.7萬餘人,是雲南省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雲南省西部地區德宏州的隴川縣、梁河縣及潞西市,保山騰沖縣、龍陵縣也有少量分佈。隴川縣的戶撒地區和梁河縣的遮島是
偷雞頭與抬鍋蓋--阿昌族婚俗 晚上串門 到了姑娘的村寨,小伙子們先不忙著去姑娘家,而是先到親戚朋友家小歇,準備晚上鬧個夠。那個被小伙子看上的姑娘,將客人領進村寨之後,就
「青龍白象舞」是阿昌族「會街節」期間表演的舞蹈之一。「會街」原是小乘佛教迎接「過達瑪」菩薩的儀式,現已完全演變為慶祝豐收的節日,主要流傳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
阿昌刀中的另一個較有名的品種是小刀,亦稱小尖刀,名目繁多,款式別緻,猶如腰刀、匕首、短劍馳名。腰刀中又分為翹頭刀、小尖刀、殺豬刀、藏刀。短劍有合劍有單劍,合劍例如
婚俗 阿昌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戀愛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締結由父母包辦。過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長期以來與漢、傣等族通婚的卻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轉
會街,阿昌話叫「熬露」,每年農曆八九月間舉行,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間的日子。傳說佛祖「個打馬」(釋迦牟會街節尼)為母親上天唸經三日(相當於地上三月)返回人間時,佛光普照,青
阿昌族的服飾簡潔、樸素、美觀。男子多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褲腳短而寬。小伙子喜纏白色包頭,婚後則改換黑色包頭。 有些中老年人還喜歡戴氈帽。青壯年打
會街,阿昌話叫「熬露」,每年農曆八九月間舉行,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間的日子。傳說佛祖「個打馬」(釋迦牟尼)為母親上天唸經三日(相當於地上三月)返回人間時,佛光普照,青龍白象
阿昌族的居住房屋多為土木結構,一正兩廂。正房中堂設火塘,會客、議事、日常多在此。中堂正牆上設家堂擺神龕、設「天地君親師位」,用於祭祖;有「活袍」(經師)之家,旁邊另設
春節期間,阿昌族村寨除立鞦韆外,還玩春燈。阿昌族玩春燈的歷史據傳已有數百年了,但由於阿昌族沒有文字,所以確切的年代誰也說不清楚。 阿昌族玩春燈的來歷,主要是與他們的
臘撒地區阿昌族的衣著民族特色最濃。姑娘愛穿藍色、黑色對襟上衣和長褲,打黑色或藍色包頭,有的像高聳的塔形,高達一、二尺。有的則用二寸多寬的藍布一圈圈地纏起來,包頭後
分佈在雲南德宏州梁河縣、隴川縣是阿昌族最集中的地方(其中全國僅有的曩宋阿昌族鄉、九保阿昌族鄉,隴川戶撒3個阿昌族鄉,佔全國3個阿昌族鄉人口的66%,人們都把德宏稱為「阿昌
阿昌族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其創作的史詩《遮帕麻和遮米麻》已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阿昌族人民民風淳厚,個個能歌善舞,民族節日為阿露窩羅節。 梁河屬中國兩個阿昌族聚
阿昌族的樂器主要有葫蘆簫、三月簫、銅口弦、三弦、象腳鼓、鋩鑼等。葫蘆簫是用葫蘆連接三根竹管製成的,它有7個音,音量小,音調低緩圓潤,一般晚上用。三月簫用一根竹管製成
阿昌族的禁忌大多與倫理道德、宗教信仰和封建意識有關,有些內容逐漸發生了變化。主要有:不能跨過木工工具、堂屋的火塘。 不能跨過路上攔著的繩子。不能騎馬過街或進村。不能
阿昌族青年將談戀愛叫作「串姑娘」,十分有趣。潑水節這天,阿昌族青年男女來到擺場上,用泉水相互對潑,並盡情歡歌。太陽落山,擺場上的青年開始回家,要是小伙子看上哪位姑
每逢節日都有歌舞等娛樂活動。勞動時,走路時,山上田邊,隨時都可以聽到他們悅耳的歌聲。阿昌族民歌善於以物擬人,以物寓意,含蓄清新,曲調悠揚,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聲
隴川縣戶撒鄉阿昌族農民製作的銀飾遠近聞名。阿昌族號稱「能工巧匠」,以打鐵著稱,打製的戶撒刀聞名中外,同時善於製作銀器,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有的全家是銀匠,有的三代